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。
在同一时代,鲁国的国君鲁武公的辈分要比周朝的天子周宣王高出整整四代。西周的王位继承严格遵循的是“父死子继”的宗法制度,周王朝的统治从周武王开始,一直到周宣王,总共经历了十代王位更替,其中周孝王中途短暂担任过六年国君。而与周王室有着相同血脉的鲁国,其国君继承则采取了“兄终弟及”的模式。鲁武公,作为鲁国当时的国君,辈分上已经是周宣王的高祖一辈。鲁武公的王位继承历程是在周武王与周公旦的第六代之后,显现出了鲁国与周朝不同的传承方式。
根据《竹书纪年》与《史记》的记载,鲁武公曾亲自前往镐京朝见周宣王。根据推测,这次朝见发生在鲁武公的第九年或周宣王的第十一年,即公元前815年或公元前817年之间。自西周建立至鲁武公朝见周宣王的这一时段,已经有大约230年之久。这个时间跨度让人不禁思考,鲁国的国君是否因为平均生育年龄较晚,导致了鲁国王朝的传宗接代进度相较于周王室更为缓慢?或者,鲁国的“兄终弟及”继承法是否背后藏有某些无法言说的难言之隐?
展开剩余74%我们不妨先从西周天子家族的平均生育年龄入手,来做一些推测。周武王的出生年份在史料中有较为一致的记载,他生于公元前1087年,去世于公元前1043年,享年44岁。他自公元前1056年开始登基,统治约14年,于30岁左右继位。周武王这一脉的继承,经历了307年的时间,直到公元前780年,周武王的第十一世孙姬宜臼出生。在这307年间,周朝的王位传承经历了11代,平均每代的生育年龄为28岁左右。
接下来,我们来看看鲁国国君的家系。鲁国的祖先是周武王的弟弟,周公旦。如果推测周公旦出生的时间约为公元前1085年,那么他的儿子姬伯禽可能出生在公元前1057年左右。姬伯禽于公元前1041年左右,开始治理鲁国,年仅16岁,显然当时的历史背景并未严格控制领袖的年龄。
鲁国的继承方式与周王室有着显著差别,尤其是鲁国的第七世孙姬伯御,篡位的故事引人关注。姬伯御通过外部势力的支持,弑杀鲁国国君,并自立为王,历时11年。推测姬伯御的出生年份在公元前827年左右,至于他篡位时的年龄,应该已经至少20岁。
鲁国的王位继承在历经多代后,显得尤为特殊。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,鲁武公的儿子姬括、姬戏、姬称的出生年份。历史记载中,鲁武公在前817年左右,曾带着他的两位儿子前往镐京朝见周宣王。当时周宣王表示宠爱鲁武公的少子姬戏,要求他将继承人更换为姬戏。这时,姬戏大约只有10岁左右,估计他出生于公元前827年或前822年左右。可见,鲁国王位继承的速度较慢,而鲁国的继承模式,也恰恰成为了历史上与周王室迥异的存在。
进一步推算姬括的出生时间,则大约在公元前847年左右。而对于幼子姬称的出生年份,推测他出生的时间较为接近于前817年,可能是在前818年前后。因此,鲁国王朝的几代传承,虽然每一代国君的出生年份相对较晚,但也正因如此,才导致了同一时代的鲁国国君与周王朝的辈分差异较大。
最终,我们通过推算得出鲁国的继承规律,揭示出鲁国与周王室的不同之处。周公旦这一脉的生育速度远慢于周王室,且从第七代起,鲁国的国君继承方式显现出其独特之处。这一“兄终弟及”的方式,成为了鲁国王朝的一大特点。
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周宣王作为鲁武公的“高祖辈”的长者,与鲁武公相差四代,显示出了两国王朝在传承方式上的巨大的不同。这个现象,不仅让人对历史的辈分和传承产生了深刻的思考,同时也展示了王朝的政治传承是如何影响国家历史的走向。
发布于:天津市九鼎配资-配资好评股票配资网站-配资炒股股-炒股杠杆平台排行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